尽赏田园,晋美乡村 ,临汾最值得去的100个美丽乡村—河里庄村

时间:2023-09-22 18:09:04 来源:黄河纪实新闻 点击:
首页 > 共同关注
分享到:


 


 

  河里庄村位于尧都区县底镇北部,由原来的梁村和河里庄村合并成河里庄村。

       河里庄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252户983人。近年来,河里庄按照“机制活、产业优、百姓富、生态美”的要求,依托自身资源、产业、交通优势,致力于发展休闲、娱乐、养生、观光为一体的地方特色旅游景点,因地制宜,多措并举,加快推进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”的“旅游示范村”建设,全面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富裕,推进了河里庄村的全面发展。

 


 


 

  走进“遆氏故里”河里庄村口,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宏伟、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门楼。正面门额书写着“河里庄村”村名,正面、背面花岗岩楹联和门额内外经典字句,彰显河里庄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。高达5米厚的石碑上醒目的“遆氏故里”四个大字,诏示着这里是中华全国“遆氏故里”。在大路两旁密植的油松、蜀桧,村口两侧栽植的国槐、白腊、红叶李、四季青、雪松等郁郁葱葱。
 






 

       一墙一文化,一墙一风景。河里庄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,大力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墙建设,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。充分利用村内空白墙壁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民俗文化、传统美德等内容融入其中,通过一幅幅“墙体文化”引导群众树新风、倡新风,把家门口成为百姓的“活课堂”,把一面面旧墙改造成既美观又会“说话”得文化墙。
 

  文化“种”上墙,文明“植”于心。走在村内平坦干净的街道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挥手指航程的文化墙,由6米拓宽至10米的西大街北侧墙给群众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,成为新的宣传阵地。南侧高、中、低三层立体绿化带,街心花园、石制六角亭,成为村内一景。
 








 

  在党的惠农政策下,河里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,不但抓物质文明,还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。

       1、在党的建设方面,建起了便民服务室、党建会议室、党员文化活动室,卫生所、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、军人服务站、信访接待室等。

       2、文化建设方面:建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、文体广场、农家书屋、文化墙、农民锣鼓队、文艺队“五个一”工程全部落实。为扩大文化领域宣传阵地,先后还在村中醒目地段建造文化宣传墙10座。除西门口景观门楼外,还在北门、南门口建造两座各俱特色的景观门楼。全村26条胡同墙壁采用上下灰色调,中间黄色调粉刷,意寓全村一片辉煌。为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,文化广场内安装有健身器材,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。村百人锣鼓队更是震耳欲聋,增加节日喜庆气氛。每年正月十五全村村民集聚新建文化广场,威风锣鼓开场,传统的跑驴、划船、秧歌、歌舞、小品表演,增强村民凝聚力,促进和谐,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硕果。

 


 


 


 

  3、惠农方面,将自来水全村普及,100余盏太阳能灯夜如白昼,保洁制度、林木花草管理、垃圾场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行,保证村中清洁卫生,林木花卉整齐,新建垃圾收集站,周边绿化,砖砌文化墙围墙,垃圾场酷似花园。建有全村唯一高标准的公共卫生间,采用感应式出水、专人管理。提前完成了全村厕所改造,以及道路硬化和标准下水道,再也没有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的现象。达到了美化、香化、标准化新农村面貌。
 


 

  4、环境卫生方面,绿化常抓不懈。先后栽植30多种林木花草近2万株,栽植月季花、菊花、四季青、白皮松,铺设草坪特色突出。做到春有花,夏有瓜,秋有果,冬有雪,花开街巷,树绕村庄。
 


 

  河里庄坚持文化自信,继承发扬传统文化,促进新农村建设。问我故乡在哪里,山西临汾河里庄。
 




 

  2013年在全国遆姓族胞捐资下,建成了全国唯一的“遆氏祖庙”建筑群。包括先祖大殿、“怀远堂”、“集贤阁”两座展厅,东、西仪门、石牌坊、大戏台、文化广场和万福字、千寿字、百禄字组成的文化墙。每年农历3月18连续七年举办传统庙会和“遆氏根祖文化节”,届时全国各地族胞代表集聚故里,祭祀先祖。
 








 

  “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”,河里庄狠抓绿色文化。在搞好农业调产时,经多方调查与研究,栽种巨峰葡萄,增加村民收入。目前共建成葡萄园区590余亩,进入葡萄园区,一望无际的葡萄田,呈现着勃勃生机。采摘季节城内市民踊跃前来采摘,田间观光。葡萄园区大道旁千余棵柿子树,秋天黄色柿子结果与紫色葡萄相媲美,使葡萄园区增添独特美丽风光。
 


 


 

  河里庄决心在区委、区政府、镇党委、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,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时机下,发挥河里庄村紧邻水库得天独厚的条件,把河里庄打造成旅游示范村。利用葡萄采摘、街景参观,古建群游览,垂钓园、水上游乐园、种植场观赏园,农家乐食宿休闲等资源,建成集观光、旅游、休闲、饮食的新农村。





【免责声明: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。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谢谢监督!】